“無用之用,是為大用!”莊子這句話一直是我的座右銘。人生太多不可預期,已經太多次印證,今天視為無用的,明日卻可能大翻盤。
鄰近北京有個山村,房舍多為土坏;茅坑是舊式雙板條,一不留神就會栽下去;許多人家外牆上還留有已斑剝的文革時代紅色標語…,文革過後也二三十年,別的地方富起來的都改建了,山村人窮,沒錢改建,卻在九零年代國旅盛行突然紅起來。人們到那裡尋找舊日的農家記憶,或是文革時期的氛圍。



那個小村叫爨底下,位於北京西郊門頭溝區齋堂鎮。現在因簡化字而改稱為川底下,當然爨比川字更能表達古時那種共炊的情調。電影”投名狀”就是看中爨底下的明清民居風情,選做土匪的山寨場景。
從蘋果園地鐵站出來搭往齋堂的大巴,山路整修一地泥濘,顛簸了兩個多小時才到齋堂,而那裏仍屬於北京市的範圍,北京範圍之大由此可知了。以上那段酸溜溜的話是從齋堂載我們到爨底下的出租車師傅說的,誰知道當初連房子都改建不起的爨底下,現在居然成了觀光區。師傅是有幾分酸葡萄的,人們到那裏吃個烙餅、拌香椿等農家菜、睡在炕上,居然還頗以為樂,相較起來齋堂鎮還熱鬧些呢!
抵達時已經天黑了,農家大媽趕快料理晚餐。因為當天非假日,餐桌很快就滿滿擺上一桌菜。雞肉多汁香甜,有台灣放山雞的水平;烙餅酥香,嚼來濃濃麵粉香氣;香椿應該只是一點鹽跟雞精,可是特殊口感,越嚼越香。越是平凡的料理,越能吃出好味道,在那裏吃的,也是許多媽媽的家傳手藝吧!
晚上睡的是撲了厚厚床墊的大炕,三四人在上面打滾應該也沒問題。雖有暖管,我還是纏著老爹幫我點起了炕。結果在雪未融的北方三月,睡出了一身汗。



山村好些人家擺出了自家納的鞋墊、刺繡、也有文化人整理的爨底下歷史書籍、還有些風景明信片。看看手上的明信片,正屬於灰頭土臉的冬季。北方的四季分明,若能再待一陣子,就是奼紫嫣紅的春季了。
在那遊覽,過的也不過是尋常生活:吃農家菜、到附近山路轉轉、看看人家牆上一些標語回味一下錯落的時光。可是這樣簡單的行程,卻反倒令我回味再三,若有機會去北京,王城氣派以外,實在也應該體驗這樣子安安靜靜的民家生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er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